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

架站前一定要上的10堂課 筆記1


 

筆記
"資訊架構學"為何重要?

每位使用者在面臨這資訊爆炸的環境下,網站愈來愈多,再加上網站內容愈來愈複雜,互動、效果、不確定會連到何處,會使使用者迷失找不到所需要的。


所以我們要:

幫助使用者找到他需要的,網頁對使用者才有價值,也才可以使企業獲利。


那如何做呢:

替網站規劃藍圖。

( 在混沌中→理出頭緒、整理、分類、規劃路線、指引路線 )


為何規劃藍圖必要呢:

如果是個內容不多的小網站或許一個人就能完成

但如果是一個大型購物網站、上百萬頁的新聞網站呢?

這可能就會由專業設計師、工程師...合力完成搂!

那既然是由如此專業的人士合力完成為何還會有難用的網站呢?

就是因為沒有一份組織網站的藍圖給他們依循,所以才會產生不符合使用者操作的網站!


第一課 基本法則 : 一些經驗法則和一些法則經驗


藍圖是將好的想法寫下來,好的想法可以來自學習前人的經驗


 尋路設計





(類似在火車站內,讓你找到第二月台的那些指標的概念)

  • 告訴訪客他們在哪裡 
LOGO、視覺指標、清晰的頁面標題
  • 告訴訪客他們要找的東西在哪裡 
先思考
多數的訪客都想要什麼?
OR我們想要使訪客輕易找到什麼?然後再設計導覽,使明顯呈現,訪客可以馬上看到
  • 他們要如何到達要找的東西 
透過聰明的導覽設計,讓訪客到達要找的東西鏈結就做的像鏈結,一看就知可以按
標題清楚,讓人可以預期底下有什麼
把類似的選項放一起,藉前後脈絡增加其意義
 
  • 他們已經看過那些地方 
看過的地方就顯示被按過的樣子,以防訪客原地打轉

設定期望提供回饋

讓訪客在按下連結、提交表單...時,可以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(呈現動作的後果)或正處於程式中的何處

EX等待完成某個動作時,顯示loading圖示,讓訪客知道網站正常運作中。













EX編輯照片時,在一旁顯示正在編輯的照片原圖,讓使用者安心知道現在的修改都尚未執行。



人因工程設計

手(捲動的距離)

眼(字體的大小)

 








耳(預設靜音,不讓在安靜地方進入網站的人成為焦點)
 



前後一致,顧及標準

一致的標示&設計,會產生專業的氛圍
記錄那些隨著網站建立而產生的慣例
隨時把種種決定整理成實際運行的樣式範例,
確保設計前後一致


提供錯誤協助

預防:清晰簡短的操作指示
保護:備份使用者輸入的資訊(草稿區防止悲劇發生)
告知:錯誤發生時,用中立的語調明確告知使用者發生什麼事
協助使用者從錯誤中復原


依靠辨識,而非回憶

記住使用者上次輸入的,並在下拉中顯示供選擇
與其讓訪客記下他想要的東西位置,
不如將資訊維持在訪客眼前


替不同技巧程度的人準備

初學→造訪2、3次→中等程度→少數人→專家

多數的使用者都會停留在中等程度(對基本的功能使用自如)

所以

網站要引導初學者使用,

整體要設計適合大多數中等程度的人使用

而一些特殊功能要在不影響一般使用者使用的前提下

提供專家把玩使用

 提供情境式說明及文件
盡可能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, 
在正確的時刻,提供正確的協助 
ex在使用者首次登入時,提供如何開始的訣竅

多數的使用者都會停留在中等程度(對基本的功能使用自如)
所以
網站要引導初學者使用,
整體要設計適合大多數中等程度的人使用
而一些特殊功能要在不影響一般使用者使用的前提下
提供專家把玩使用


提供情境式說明及文件

盡可能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,

在正確的時刻,提供正確的協助

ex在使用者首次登入時,提供如何開始的訣竅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