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QL SERVER連結失敗
需啟動步驟 >>開啟電腦管理
服務與應用程式>服務>搜尋SQ>SQL Server(MSSQLSERVER)>右鍵啟動
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
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
架站前一定要上的10堂課 筆記4
資訊架構學的泥水匠觀點
化整為零後,所有大案子都會變得簡單
學習如何由下往上設計架構
取得詮釋資料
關於資訊的資訊
所有組織系統的基礎
確保所有東西都可被尋找者找到
本質性的: 關於事物組成的詮釋資料
管理性的: 關於事物處理方式的詮釋資料
描述性的: 關於事物性質的詮釋資料
html meta標籤型態的詮釋資料,主要是給搜尋引擎用的
可尋性:某個事物在搜尋或瀏覽的時候被找到的能力
對於一張照片,記下他的日期及地點這種記憶不會持久,
但卻會對照片中的故事印象深刻,也就可以利用這點來增加可尋性
替照片說故事,由照片中各個元素組成一個故事
並與使用者會說的故事相符
手工打造的詮釋資料
istockphoto有著數百萬張的照片,他就廣泛的運用手工打造詮釋資料
讓使用者找到想要且願意買的照片
讓搜尋更有效的方法,創造控制詞彙(控制使用詞彙的意義方法=紀錄相關詞的方法)
等同關係=最easy的控制詞彙
層級關係=分類學是比較複雜的控制詞彙,表達層級&等同關係有助搜尋
關聯關係=同屬一類但彼此不同,也無法區分更廣義或狹義的詞,它們就只是該在一起
拼寫各異
建立控制詞彙
1蒐集內容→究竟要組織些什麼?
2盡可能從各種來源蒐集詞彙釣出詮釋資料
3定義優先詞
優先詞是用來在內部控制詞彙,讓大家有共識的工具
選擇優先詞首先要考慮觀眾
*做決定時務必記下那些,從選擇當中發展出來的規則
4連結同義詞&近義詞
5按主題將優先詞分群→分成相關堆疊
把所有優先詞挑選出來再加以組織分群(ex搖滾、饒舌、嘻哈、電音是相像的一群)
6辨認廣義和狹義詞
決定這些詞彙要放到層級中何處為宜,也要考慮這項業務所能負擔的範圍花費,
要在使用者的心智模式和你擁有的內容本質間取得平衡
7進行相關連結
對每個優先詞捫心自問:使用者接下來會去那裡(只選明顯重要的關係=商業動、使用者慾望)
8寫下你的選擇和背後的基本原理
貼標籤=是公開的關鍵字
標籤類型=和詮釋資料一樣,有許多不同類型
標籤系統的考驗
月明星稀的問題
重複標籤問題
標籤角力問題
istockphoto有著數百萬張的照片,他就廣泛的運用手工打造詮釋資料
讓使用者找到想要且願意買的照片
讓搜尋更有效的方法,創造控制詞彙(控制使用詞彙的意義方法=紀錄相關詞的方法)
等同關係=最easy的控制詞彙
層級關係=分類學是比較複雜的控制詞彙,表達層級&等同關係有助搜尋
關聯關係=同屬一類但彼此不同,也無法區分更廣義或狹義的詞,它們就只是該在一起
拼寫各異
建立控制詞彙
1蒐集內容→究竟要組織些什麼?
2盡可能從各種來源蒐集詞彙釣出詮釋資料
3定義優先詞
優先詞是用來在內部控制詞彙,讓大家有共識的工具
選擇優先詞首先要考慮觀眾
*做決定時務必記下那些,從選擇當中發展出來的規則
4連結同義詞&近義詞
5按主題將優先詞分群→分成相關堆疊
把所有優先詞挑選出來再加以組織分群(ex搖滾、饒舌、嘻哈、電音是相像的一群)
6辨認廣義和狹義詞
決定這些詞彙要放到層級中何處為宜,也要考慮這項業務所能負擔的範圍花費,
要在使用者的心智模式和你擁有的內容本質間取得平衡
7進行相關連結
對每個優先詞捫心自問:使用者接下來會去那裡(只選明顯重要的關係=商業動、使用者慾望)
8寫下你的選擇和背後的基本原理
貼標籤=是公開的關鍵字
標籤類型=和詮釋資料一樣,有許多不同類型
標籤系統的考驗
月明星稀的問題
重複標籤問題
標籤角力問題
架站前一定要上的10堂課 筆記3
東西多不好 加以組織則不錯
設計一種體驗,讓使用者能成功完成其探求
1我在對的地方嗎
2他們有我在找的東西嗎
3如果不是我想要的,他們有更好的東西嗎
4我現在該做什麼
1我在對的地方嗎
2他們有我在找的東西嗎
3如果不是我想要的,他們有更好的東西嗎
4我現在該做什麼呢
為群眾組織
卡片整理(以食譜網站為例)
分類學是層級性的組織架構
對於瀏覽網站有很大的幫助
提供多種組織架構,並明確標示,使用者才不會被太多選項淹沒
(將同一批東西,依不同的組織架構細分 ex: 依字母、時間、材質、價錢)
層面分類
標籤命名
填充材料
設計一種體驗,讓使用者能成功完成其探求
1我在對的地方嗎
2他們有我在找的東西嗎
3如果不是我想要的,他們有更好的東西嗎
4我現在該做什麼
1我在對的地方嗎
使用者來到我們的網站,不一定是在首頁,有可能在任何一面內頁
所以每頁的設計都要讓使用者知道他是否在對的地方
使用者會先看到網站的組織架構
(告知使用者此為什麼網站)
(告知使用者要去哪>>在這裡你可以探索、購買、觀看)
2他們有我在找的東西嗎
四個尋路的關鍵元素
- 常見的組織系統(依字母、地點、時間、數字..)
- 顯而易見的標籤(注意標籤不是用來宣傳品牌,而是幫助大家找東西的路牌,不要做的獨特難懂)
- 看起來像導覽的導覽(連結像連結,要和閱讀的文字明顯區分)
- "你現在在這"&"你剛剛在那"的標誌(讓使用者知道他們在何處,從哪來,怎回去)
3如果不是我想要的,他們有更好的東西嗎
導覽和導覽路徑(凸顯使用者在網站所所在處,以及顯示附近相關東西供參考)參見選項(列出與使用者正在瀏覽的產品相關的品項供參考,就是"你可能也會喜歡"or"最新文章"之類的參考選項)
4我現在該做什麼呢
幫使用者採取下一步(買商品的下一步→加入購物車、慾望清單、購物清單)
為群眾組織
如果希望一般人能找到他們在找的東西, 必須根據一班人如何看待這類網站,來組站
得知一般人如何看待你的內容,4方法
- 觀察他人(到實體店、類似網站,如果它們都有某種分類,那使用者也會預期我們有這 一 分 類)
- 研究對手(造訪競爭者網站,他們如何組織資訊、比較幾個組織架構並做測試)
- 檢視你的搜尋日誌(假設經營影評網站的你發現使用者常搜尋C作者,就可以替使用者把C作者的評論放一起)
- 進行卡片整理(如下解釋)
卡片整理(以食譜網站為例)
- 蒐集剪下各式食譜資料,亂鋪於地
- 分別給自己(&會使用你的網站的人), 將這些食譜分類分堆,並拿便利貼為每堆命名
-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組織架構,解釋為何如此分類的邏輯
- 納入設計中
分類學是層級性的組織架構
對於瀏覽網站有很大的幫助
提供多種組織架構,並明確標示,使用者才不會被太多選項淹沒
(將同一批東西,依不同的組織架構細分 ex: 依字母、時間、材質、價錢)
層面分類
找巧克力蛋糕(>>包含多樣特徵,增加使用者找到的機會)
可以在烘焙、巧克力、甜點,底下找到
多層面:使用者為特定東西而來時,多層面可以使使用者在眾多商品中快速找到
少層面:使用者會逛到許多區域,用少層面,使瀏覽容易
冰山設計:
不要放上千百個連結展示網站資源多豐富
而是去世設計冰山的一角(多少分類該在水面上)
標籤命名
考量導覽元件上的空間、該領域常用的慣例、使用者可理解什麼、公司的品牌
好的標籤,非常明白,純粹讓你點擊可以抵達好的事物
填充材料
替人設計組織架構,當要組織的內容越多
將越難做決定,決定也就更需要深思熟慮
分類有後果
組織很差的網站會讓使用者找不到需要的東西而感到灰心
分類提供情境
購買刀具,在烹飪、狩獵、配件下的刀具都不同
這樣的分類將提供你需多資訊讓你知道你將得到哪種刀
情境形成分類
每個分類者都會在過程中加入生活知識與偏見
(豌豆>>>美食家(附餐),園丁(一年草木生))
所以分類過程要小心謹慎,讓使用者可以找到想要的
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
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 (0)
資訊架構學_網站應用
想要更深入了解資訊架構學,所以開始來讀這本書
寫在前面
資訊架構是網站設計時可用性的重要指標,但並非唯一指標。
但是,忽略資訊架構就會讓你身陷危險。
有人說用戶根本不關心資訊架構。他們不會想要知道網站的結構
他們只想上網,把事情做完,然後離開。
但
就是因為客戶不關心資訊的結構
才使得設計時把資訊架構作對有多麼重要
我們要花時間設計我們能做出最好的資訊架構,
讓用戶把焦點擺在他們自己的事情上頭,
不用花時間去想網站或企業網路的架構
讓客戶對整體設計感覺輕鬆,增加其滿意度
序
分成六個部分、包含21章、從基礎到進階
第一部分:資訊架構簡介
1資訊架構的意義
定義資訊架構及類比比較,討論資訊架構是如何與其他領域相關,說明資訊架構為什麼重要
2實踐資訊架構
討論專業資訊架構師所具備的特質及技能,並說明資訊架構應用在何時何地
3用戶需求及其行為
替資訊架構師設計舞台,可以幫我們了解人群如何與資訊互動
第二部分:資訊架構基本原理
第三部分:流程和方法論
第四部份:資訊架構實務
第五部分:資訊架構與組織
第六部分:案例研究
想要更深入了解資訊架構學,所以開始來讀這本書
寫在前面
資訊架構是網站設計時可用性的重要指標,但並非唯一指標。
但是,忽略資訊架構就會讓你身陷危險。
有人說用戶根本不關心資訊架構。他們不會想要知道網站的結構
他們只想上網,把事情做完,然後離開。
但
就是因為客戶不關心資訊的結構
才使得設計時把資訊架構作對有多麼重要
我們要花時間設計我們能做出最好的資訊架構,
讓用戶把焦點擺在他們自己的事情上頭,
不用花時間去想網站或企業網路的架構
讓客戶對整體設計感覺輕鬆,增加其滿意度
序
分成六個部分、包含21章、從基礎到進階
第一部分:資訊架構簡介
1資訊架構的意義
定義資訊架構及類比比較,討論資訊架構是如何與其他領域相關,說明資訊架構為什麼重要
2實踐資訊架構
討論專業資訊架構師所具備的特質及技能,並說明資訊架構應用在何時何地
3用戶需求及其行為
替資訊架構師設計舞台,可以幫我們了解人群如何與資訊互動
第二部分:資訊架構基本原理
第三部分:流程和方法論
第四部份:資訊架構實務
第五部分:資訊架構與組織
第六部分:案例研究
架站前一定要上的10堂課 筆記2
平衡行動_使用者、科技、商業
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(user-centered design):
資訊可能想要自由,但一般人想獲得報酬
你的使用者是誰
確定潛在使用者
可能想執行那些動作要建立受人歡迎的網站→秘訣→讓這些人在過程中參與
透過哪些途徑來完成那些任務
要如何幫他達成
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(user-centered design):
1找出目標使用者
這個網站要給誰用?
可以透過詢問
行銷部門(可能已有消費心理人口的調查)、
同僚(任何關於使用者的資訊、從中辨認出關鍵資訊)、
業主(想涵蓋哪些使用者?哪些使用者行為最富價值?)、
各部們的人員(一對一訪談取得潛在母群體的資訊)。
2與目標使用者溝通
已有潛在母群體 :透過電子報or網站or客服,徵求自願者
尚無母群體 :雇專找訪談者的業者(行銷研究招募) 、在街上隨機訪談(和網站使用者有相似之處,回饋才有用)
接受回饋重要的是要了解他們話中的需求
3替目標使用者設計網站
4以目標使用者測試網站雛形
雛形:可以是在紙張上粗略的版面設計
雛形測試是為了確認核心概念正確與否
快速雛形(=快速反覆測試及評估RITE)
發現使用者在某元素上猶豫不決,快速調整再測試
快速變通以獲得更好的基準設計
5以目標使用者測試最終網站
最後你可能還是錯的
寫好程式,弄好視覺設計一定要馬上再測試
預留足夠時間,修正錯誤
不友善的使用者介面所造成的花費
可以跟技術瑕疵成的一樣多
為什麼你的業務需要建立網站?
供需問題
我們各顯神通的時候
在生意人的貪婪和利他主義之間找到平衡
在使用者的慾望與價格之間找平衡
首先要理解你的商業模式
→辨別使用者的行動,哪些有價值、哪些沒價值
→在有價值的方向投入時間
你的材料是什麼?
- 了解你的原始碼
徒手用html建網頁、弄懂模板設計、設計自己的資料庫、和工程師一起合作
- 了解你的傳達機制
改善富挑戰性的傳達系統ex小螢幕的介面設計要簡單
- 了解你的內容
理解網站內容的本質
ex建立音樂商店網站要了解曲風分類,或者跟現成的專家合作
*學習某主題的方式
1訪談主題專家
2閱讀該領域的書
3進行形勢分析(研究對手們的網站)
架站前一定要上的10堂課 筆記1
筆記
"資訊架構學"為何重要?
每位使用者在面臨這資訊爆炸的環境下,網站愈來愈多,再加上網站內容愈來愈複雜,互動、效果、不確定會連到何處,會使使用者迷失找不到所需要的。
所以我們要:
幫助使用者找到他需要的,網頁對使用者才有價值,也才可以使企業獲利。
那如何做呢:
替網站規劃藍圖。
( 在混沌中→理出頭緒、整理、分類、規劃路線、指引路線 )
為何規劃藍圖必要呢:
如果是個內容不多的小網站或許一個人就能完成
但如果是一個大型購物網站、上百萬頁的新聞網站呢?
這可能就會由專業設計師、工程師...合力完成搂!
那既然是由如此專業的人士合力完成為何還會有難用的網站呢?
就是因為沒有一份組織網站的藍圖給他們依循,所以才會產生不符合使用者操作的網站!
第一課 基本法則 : 一些經驗法則和一些法則經驗
藍圖是將好的想法寫下來,好的想法可以來自學習前人的經驗
尋路設計
(類似在火車站內,讓你找到第二月台的那些指標的概念)
- 告訴訪客他們在哪裡
LOGO、視覺指標、清晰的頁面標題
- 告訴訪客他們要找的東西在哪裡
先思考
多數的訪客都想要什麼?
OR我們想要使訪客輕易找到什麼?然後再設計導覽,使明顯呈現,訪客可以馬上看到
- 他們要如何到達要找的東西
透過聰明的導覽設計,讓訪客到達要找的東西鏈結就做的像鏈結,一看就知可以按
標題清楚,讓人可以預期底下有什麼
把類似的選項放一起,藉前後脈絡增加其意義
- 他們已經看過那些地方
看過的地方就顯示被按過的樣子,以防訪客原地打轉
設定期望提供回饋
讓訪客在按下連結、提交表單...時,可以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(呈現動作的後果)或正處於程式中的何處
EX等待完成某個動作時,顯示loading圖示,讓訪客知道網站正常運作中。

EX編輯照片時,在一旁顯示正在編輯的照片原圖,讓使用者安心知道現在的修改都尚未執行。
人因工程設計
手(捲動的距離)
眼(字體的大小)
耳(預設靜音,不讓在安靜地方進入網站的人成為焦點)
前後一致,顧及標準
一致的標示&設計,會產生專業的氛圍
記錄那些隨著網站建立而產生的慣例
隨時把種種決定整理成實際運行的樣式範例,
確保設計前後一致
提供錯誤協助
預防:清晰簡短的操作指示
保護:備份使用者輸入的資訊(草稿區防止悲劇發生)
告知:錯誤發生時,用中立的語調明確告知使用者發生什麼事
協助使用者從錯誤中復原
依靠辨識,而非回憶
記住使用者上次輸入的,並在下拉中顯示供選擇
與其讓訪客記下他想要的東西位置,
不如將資訊維持在訪客眼前
替不同技巧程度的人準備
初學→造訪2、3次→中等程度→少數人→專家
多數的使用者都會停留在中等程度(對基本的功能使用自如)
所以
網站要引導初學者使用,
整體要設計適合大多數中等程度的人使用
而一些特殊功能要在不影響一般使用者使用的前提下
提供專家把玩使用
提供情境式說明及文件
盡可能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,
在正確的時刻,提供正確的協助
ex在使用者首次登入時,提供如何開始的訣竅
多數的使用者都會停留在中等程度(對基本的功能使用自如)
所以
網站要引導初學者使用,
整體要設計適合大多數中等程度的人使用
而一些特殊功能要在不影響一般使用者使用的前提下
提供專家把玩使用
提供情境式說明及文件
盡可能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,
在正確的時刻,提供正確的協助
ex在使用者首次登入時,提供如何開始的訣竅
訂閱:
文章 (Atom)